地栽食用菌下面需要铺地膜吗,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
1、地栽食用菌下面需要铺地膜吗
1、食用菌畦地栽培不需要铺地膜,但是需要使用密封膜。
2、食用菌畦地栽培方法: 按南北向整成宽0.8-0.9米,长10-15米的长形畦,畦中间挖1条宽17厘米,23厘米,宽13厘米的土埂,两畦间留1条深33厘米,宽40厘米的沟,以便行走和管理操作。畦床上喷洒20%的氨水或撒菜籽饼粉驱杀害虫。 栽培时,先用1%石灰水浸泡培养料24小时,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淋至ph值7.5-8,沥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按铺1层料,撤1层菌种,共分3层,料厚15厘米左右。播好种后用木板将料层轻轻拍平压紧,使食用菌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以利菌丝恢复生长,防止干燥和抑制杂菌污染小播种后,菌床上搭环形棚架,上盖塑料薄膜和草帘。 开头3-4天,为菌丝恢复和定植时期,以保温。
2、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
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并确保菌种健壮、优质、抗病。 2. 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废料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每次采菇后应及时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 3. 科学育菌: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 pH 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
3、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方法介绍
1、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4周宽阔,远离禽畜养殖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垃圾场的场地。场地要采取翻土、晒土、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要求选清洁的井水、自来水,远离污水源。菇棚要求棚体牢固、地势较高、排水畅通,棚内不积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防日晒雨淋。覆盖物要厚1点,利于保温,4周用草帘围住,留通风孔。
2、培养料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棉子壳、黄豆杆、玉米心等,辅以麦麸皮、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原材料新鲜、干燥,没有虫蛀、霉烂变质、结块是成功的基础。此外培养料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
3、食用菌胞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但不同种有机食用菌在促成子实体分化的温度上,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下列3种类型。
4、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2、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1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1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3、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5~9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4、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
5、食用菌无公害栽培对栽培环境有什么要求?
(1)场地周围环境要求 远离工矿区、公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点,避开工业3废和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的影响。 (2) 拌料用水要求 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时,配制培养料所用水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2所列的指标要求。 表2 拌料用水污染物指标 (3) 出菇管理的用水要求 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时,出菇管理所用水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3所列的指标要求。 表3 出菇管理的用水污染物指标 (4) 土壤质量要求 采用地栽方式栽培无公害食用菌,其栽培田地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4所列的限值。 表4 土壤中污染物指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