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平菇接种后为么不吃了
一、食用菌平菇接种后为么不吃了
第一种、培养料过干,导致平菇菌丝不能长进料内。
防止的办法:装料前一定要严格检查含水量。
第二种、接种箱内消毒灭菌时,箱内温度过高或熏蒸药量过多,菌丝受药害活力降低或死亡,导致平菇接种后菌丝不吃料。
防治方法:消毒用药必须按规定量使用,不得过量,在接种箱内连续接种时,必须有一个通风冷却的间歇时间,防止箱内温度过高和氧气缺乏,降低菌种活力。
第三种、在高压灭菌以后,菌种瓶(袋)内温度尚高还未冷却前即开始接种,导致菌种块菌丝遇高温而死亡。
防止方法:在高压灭菌后,必须在室内待菌种瓶(袋)自然冷却至30℃以下方可接种。冬天抢温接种料温也不可超过35℃。
第四种、平菇菌种内潜入螨类,咬食接种块,致使菌丝死亡。
防治办法:接种前认真仔细的再次检查菌种是否有螨类孳生,对不合格菌种坚决弃之不用。
第五种、接种时菌丝块靠酒精火焰太近或接种工具火焰灭菌后未冷却。菌种菌丝被烧死、烫死。
防止方法:在接种时,接种工具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后伸入菌种试管、瓶(袋)内,应在管壁或瓶壁上冷却后,再去取菌种,取出的菌种块不要靠火焰太近,要迅速通过火焰上方送入菌瓶(袋)内,以免菌丝烧伤烫伤失去活力。
第六种、培养基配制不科学、配方不合理。例如酸碱度高或低,碳氮比不合理,有不良气味等,致使菌种无法适应,导致平菇接种后菌丝不吃料。
防治方法:科学配方,原料新鲜无霉变,拌料时一定要将酸碱度调整到适宜的范围内。
第七种、母种或原种在不良环境条件下长期存放,导致衰老,活力降低,失去萌发能力。
防治方法:平菇接种前必须仔细挑选母种或原种,挑选菌丝壮,活力强的菌种用于生产。
二、接种后料面上和菌种块上出现绿色杂菌
产生的绿色杂菌属于木霉和青霉,这两种杂菌的孢子在空气中分布广,活动频繁,遇到合适的环境就萌发生长,造成危害。原因主要是接种时无菌操作规程失误或接种环境消毒不彻底,杂菌孢子在接种过程中与菌种一起寄居在培养基上。由于刚接入的菌种没有萌发,没有抵抗能力,一旦产生杂菌,首先就在料面上出现。
防治措施:菌种制作中,接种箱应密封好,接种前用紫外线、臭氧机、气雾消毒剂等做好消毒处理;栽培接种时,对接种场地(接种室)消毒要彻底,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增大用种量,让菌种铺满整个料面。
三、为什么平菇会在菌袋中混身出菇
平菇菌袋中混身出菇主要是在灭菌过程中,到菌袋达生理成熟时,受光刺激及温差刺激,促使过早形成菌蕾。
解决的方法:在灭菌过程中,要暗光处理,门窗挂黑布等;要注意在恒温下培养,一般22℃-25℃。采取上述两个措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四、为什么平菇不结菇?
菌丝发育正常的但不结菇,可以采取拉大温差的方法,促使结蕾(日夜温差10℃以上)。
表层菌丝已经板结的,则需要用清洁的工具,对板结的表层进行搔菌处理。休息1-2天后,待断裂菌丝愈合后,适当喷水,提高空气的湿度,促使新生菌丝萌发,待菌丝结面后,及时拉大温差,促使转化形成菌蕾。
本文有关于食用菌平菇接种后为么不吃了的相关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平菇有一个特性,就是对敌敌畏特别敏感,子实体遇敌敌畏就会软蔫而死亡。因此,在平菇栽培时,菇房内绝对禁用敌敌畏(包括不能挂敌敌畏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