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菇种植新技术有哪些?
1、茬口安排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海鲜菇生长发育期较长的特点来安排生产季节。中国南方省份一般在每年9月份气温稳定在最高气温28℃以下时制菌包,9-11月发菌及后熟培养,11-12月份最高气温18℃以下时出菇。而北方则随着纬度的提高相应提前。山东、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制菌包,8-10月发菌及后熟培养,11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出菇。如甘肃、宁夏等省份一般在每年5月份以前接种,6月中旬开始制菌包,7-9月发菌及后熟培养,9月下旬-10月中下旬出菇;东北地区则相应更早。
2、培养料配制 海鲜菇的栽培要求基质材料偏硬质化。培养基的孔隙率(透气性)也很重要,决定了菌丝生长速度和健壮程度。营养添加剂的选择,会大大地左右海鲜菇的好坏。当然,最终必须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来决定使用营养添加剂(辅料)的种类和数量。营养添加剂的质量对海鲜菇的菌丝生长发育和菇体的品质、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供选择的培养料配方较多,根据各地条件,以下几种配方可供参考: ①、阔叶:针叶树木屑79%(重量比,下同),米糠或麸皮18%,白糖1%,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适用于木屑主产区); ②、棉壳98%,石膏粉1%,石灰1%,含水量65%(适用于棉壳主产区); ③、棉壳48%,木屑35%,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适用于棉壳,木屑较多的地区); ④、玉米芯40%,木屑40%,麸皮12%,玉米粉5%,石膏粉
1、5%,石灰
1、5%,含水量65%(适用于玉米芯,木屑较多的地区); ⑤、玉米芯30%,棉壳46%,麸皮16%,玉米粉5%,石灰
1、5%,石膏粉
1、5%,含水量65%(适用于棉壳,玉米芯较多的地区); ⑥、玉米芯80%,麸皮12%,玉米粉5%,石膏粉
1、5%,石灰
1、5%,含水量65%(适用于玉米芯主产区)。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玉米芯粉碎成直径3-4mm大小的颗粒。按当地原料情况就近取材,选择配方,准确称量,加水拌匀,用石灰水调整pH
7、15-
8、15。
3、装袋与灭菌 塑料袋选用折径17cm、长30-33cm的低压聚乙烯折角袋,每袋装干料500g左右。料高18cm,装袋松紧适中,袋中央用直径
2、0cm钢筋打一个圆柱形的孔道,距袋底3cm处(切勿打到袋底并刺破袋子),最后扎口。打空洞可以使袋中央的料被充分分解利用,且有利于发菌时积累在料中的废气及时排出菌包。打孔时,不要动作过快,应匀速打正,并在钢筋上作好深度标记,以免打破袋底。装袋结束后,立即采用常压灭菌(100℃)14-16h。
4、冷却与接种 经过灭菌的菌袋,待温度降至60℃左右时及时移至冷却室内冷却至30℃以下时接种,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量为500mL罐头瓶接装菌种25-30袋,250mL水瓶接装菌种10-15袋。
5、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搬入预先消毒的培养架上培养,控制温度20-25℃。控制空气相对湿度60-65%。通风3-4次/d,30min/次以上,遮光培养50d左右,菌丝即可满袋。
6、后熟培养 海鲜菇菌丝发满后,须在20-25℃下再培养50d左右,当达到生理成熟和贮存足够的营养物质时才能出菇。菌袋生理成熟的标志是:菌袋菌丝由洁白转为土黄色;菌袋失水,重量变轻;基质收缩成凹凸不平的皱缩状;无病虫害。后熟培养结束后,若仍处于高温季节而不适宜出菇时,宜将菌袋移至较阴凉、干净、通风、避光处存放,待气候适宜时再行出菇。
7、搔菌和注水 出菇季节到来后,取出培养袋,立于地面或床架上,解开袋口,单头直立出菇。轻轻除去培养料表面的老菌种,刺激料面形成子实体。搔菌的好坏,直接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搔菌之后,依次将清水注入菌袋,经2h后把剩余水倒掉进行催蕾。
8、催蕾 搔菌注水后的菌袋放置整齐后,袋口覆无纺布或报纸,喷水保湿,保持菇房温度为10-1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0.1-0.2%以下。弱光(光强10-30lx)照射约7d后,袋口料面便可长出一层浅白色气生菌丝,形成一层菌膜。这时,调控8℃左右的昼夜温差,数日内菌膜渐由白色变为灰色,标志着原基即将形成,此时逐渐加大湿度,提高光照约50-100lx,3-5d灰色菌膜表面就会出现细密原基,并逐渐分化成菇蕾。
以上就是关于海鲜菇的种植技术了,希望能帮到相关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