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皇后”竹荪的蝶变之路

2018年1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织金竹荪赫然在列。今年,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9部门联合开展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遴选工作。在经过县市申请、省级推荐、部门初审、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程序后,织金竹荪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这是织金竹荪产业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又一殊荣,是国家对织金竹荪产业发展的又一次肯定,是织金竹荪随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一起“成长”的标志性事件。 四十年来,织金竹荪产业乘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7年品牌价值达到

8、41亿元,在推动脱贫攻坚和地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经过艰辛努力和付出,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织金竹荪以优异的成绩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真菌皇后”竹荪的蝶变之路,第1图 产业:在市场开拓中不断壮大 “竹荪价格最高的时候,每公斤达2800元。50克竹荪就可以换1克黄金。”见到王敬明的时候,他正在竹荪制种车间里忙碌。今年58岁的王敬明,在竹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40余年,现在是织金王氏竹荪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织金竹荪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谈起织金竹荪,王敬明一件件如数家珍。竹荪是织金县的特产,种植历史悠久。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头脑灵活的王敬明看到商机,做起了生意,把本地的中药材运到沿海一带售卖。一次在广州清远推销中药材时,他发现广州人喜欢用内地的竹荪煲汤,而竹荪在广州的售价高达600元每公斤。 想到织金丰富的竹荪资源,王敬明兴奋不已。他立即回到织金,收购竹荪,开始了自己的“竹荪之旅”。当时,即便织金种植竹荪先天条件很好,利润很高,但因为价格贵,市场没打开,竹荪产量并不高,王敬明决定自己种竹荪。这个决定,成就了今天的王氏竹荪。 “真菌皇后”竹荪的蝶变之路,第2图 但竹荪好吃不好种。 “因为竹荪这种菌类对土地质量要求十分苛刻,在一片土地上种植竹荪后,因为土地虫螨的原因,三年内不能再在同一片地上继续培植,所以种植竹荪只能‘打游击’。”王敬明回忆,那些年常常有人尝试在原有的土地上继续种植竹荪,但都没有成功。他种竹荪,用的都是5年内没有种过竹荪的土地,直到竹荪立体换土栽培技术出现。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织金竹荪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1980年,织金群众就已经开始摸索着组织分离和驯化,从野生竹蛋上切片提取组织,进行无性分离、驯化培育出竹荪母本,并试着在室内种植。 1988年起,织金竹荪出现了全民栽培的趋势。1992年全县竹荪干品产量飙升至150余吨,产品远销沿海城市以及东南亚国家。 1996年5月,国家有关领导到织金视察时,对织金竹荪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提出了要求,对织金竹荪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前景寄予厚望。 “真菌皇后”竹荪的蝶变之路,第3图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织金竹荪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1993年,织金竹荪获第五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览会金奖;1994年获成都全国星火精品金奖;1995年获全国第五届食用菌大会优质产品奖;2000年织金县被命名为“中国竹荪之乡”;2005年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007年获中国(长沙)国际食用菌博览会金奖及优质农产品奖;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2017年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8年10月,织金竹荪产业获得贵州省人才基地称号,成功申报为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