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木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哪些食用菌栽培可用生料栽培

黑木耳木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黑木耳木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黑木耳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之1,目前仍以木段栽培为主,代料栽培发展迅速。近20年来,黑龙江省黑木耳生产发展较快,但生产水平还不够高,不少耳场接种后定植成活率低,杂菌污染严重,病虫害大量发生,管理粗放,伏天烂耳严重,因此,必须从栽培技术上加以突破,实行科学栽培。


(1)选择优良的菌种优良的菌种使用是食用菌栽培实现优质高产的前提,生产上使用菌种应该是:



1、瓶口包扎严密,棉塞不松动,菌瓶或菌袋无裂缝。



2、菌龄适宜,1般不超过4个月。



3、菌丝洁白健壮,均匀1致,菌体紧贴瓶壁,无缩菌现象,无灰白、青绿、黑、橘黄等杂色。



4、菌种整体性好,有弹性,掰块多,无松散或发黏现象。



5、菌块内有菌丝香味,无臭味或酸面包味。(2)选择合适、新鲜的耳木并保持木段适宜的含水量
1、使用当年采伐的新鲜耳木:黑木耳为木腐菌,但它在不同树种的木段上生长状况明显不同,其适合树种为巴拉子、柞木,其次为桦木、榆木、椴木等,针叶树1般不宜使用。总之,阔叶树质地较硬的树种好,砍伐的树龄以8~9年为适宜,胸高处的直径应在10~12厘米以内为好。


砍树:1般在“39”时砍树,因此时树木含水量低且营养丰富,树皮不易剥落,病虫害杂菌少。


剃树:砍树后15天左右,截断树枝,留下1厘米的枝座。不要剃光。


截断:截成1米的木段。


架晒:井字形的架为好。


播种前表面消毒:播种前对黑木耳表面和截断处用石灰水消毒,对防止杂菌污染有良好效果。



2、保持木段适宜的含水量:树木刚刚采伐时含水量较高,但至接种之前水分会大量下降,至5月下旬有的下降至28%~35%,此时由于空气干燥,打孔接种菌丝水分少难成活,往往大面积不出耳,这种失水过多的木段,应在接种前在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之后捞出,晒成外干内湿即可打孔接种。(3)选好场地抢早接种,科学接种。



1、选好场地:背风向阳,靠近水源不易受水灾的砂质地或平坦草地,耳场确定后要清除枯枝烂叶,挖好排水沟,用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场地消毒。



2、抢早接种:春天在气温稳定通过5℃以上时即可打眼接种,并抓紧时间尽快结束。适时早播可利用高于5℃以上的间断正积温使菌丝缓慢萌动定植并进行生长,逐渐使菌丝占据木段表面获得高纯度的耳木。



3、科学接种:接种不宜在无遮阳的烈日下或雨天进行,对菌种应先用干净的湿布擦去菌种瓶表面的灰尘,用酒精棉擦拭瓶口内壁,用无菌镊子除掉表面薄膜,挖出菌种,不要过碎,使用的树皮盖或其他盖也要经过消毒,被接种的木段要用桶木垫起,严禁将木段直接放在地面上打眼接种,接种深度为打入木质部1.5~2厘米,穴距纵向距离7~9厘米,横向距离4.5~5厘米,打眼、接种、封盖应连续作业。每天接种的菌种应有计划,当天挖出的菌种应当天用完。(4)加强管理生产管理直接关系到出耳率的高低、产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管理大体上分为:上堆发菌、散堆排场、起架管理、越冬管理4个阶段。



1、上堆发菌:将接种后的木段摆成高度不超过1米,长度不超过5米的井字形小堆。小堆上覆盖薄膜,两端不压死,以保持透气,塑料薄膜增温幅度大,因此应加温度计,随时检查以免发生“发烧”现象。至少1周要翻1次堆,发菌期间要求相对湿度为80%,木段湿度为60%的不干不湿的条件,1般第1周不浇水,此期注意温度、湿度、通气,采取浇水、翻堆、通风及盖膜、揭膜来调节。



2、散堆排场:排场期间管理重点是控制好湿度,以双头加垫的方式为好。由于春风大,空气干燥,耳木失水很快,必须控制好湿度,初期隔2~3天少量浇1次水,1般浇水在傍晚进行,阴天少浇或不浇。


排场后每隔1周翻动1次耳木,使受光均匀,温度均匀,翻动时应轻拿轻放,以免掉皮脱盖,特别应更加注意的是第
2、3年的耳木。


1区3000~4000段,每区设若干行,每行设若干组,每组20根左右,行组间应留有人行道,以便作业,组间耳木隔开5厘米,以利于受光、通风。



3、起架管理:在高温、多雨杂草茂盛的夏季应起架,这样可防止烂耳和病虫侵害,也是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之1,起架成“人字架”,架的横杆距地面70厘米左右,然后将长出耳芽的耳木交叉斜搭在木杆两侧,耳木间隔5厘米,其坡度因天气而定,1般30℃/6月下旬,45℃/7月上旬,60℃/7月上旬至8月下旬,随着雨量减少而减缓坡度。
2、3年以上的耳木应立得陡些,起架期间温、湿度管理不可忽视。在出耳时,必须采取人工浇水,浇水应看天、看耳木、看树种,热天浇水应清早、黄昏进行,切忌中午浇水,每天采耳后停喷2天,以防烂耳,若阳光过强,温度过高,可搭遮荫棚创造有利阳光条件,有利出耳。(5)采收及越冬当耳片舒展变软,颜色由深转浅,子实体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肉质肥厚,耳根收缩时标志子实体成熟。采收时连根1起摘下来,如不摘尽易发生烂耳和流耳。春、秋耳应摘大留小,伏耳则应大小1起收。


第1年耳木1般以1字形即排场形式越冬,老耳木常以堆成井字形的形式越冬,每年10月份气温下降,菌丝休眠,停止出耳,此期可将耳木集中后进行越冬管理。



2、哪些食用菌栽培可用生料栽培


适宜食用菌的生料栽培品种很少。1般有平菇,姬菇等,而且这也是针对棉籽壳原料来讲的。如果是使用木屑,玉米芯等原料则需要 进行发酵处理以后才可以进行栽培的。目前适宜发酵料栽培的品种比较多。例如双孢菇。鸡腿菇,草菇,姬松茸,大球盖菇等等。生料和熟料不存在产量高低之分。有的食用菌品种必须要熟料处理才可以生长。生料是无法生长的。无论是生料还是熟料。只要品种适宜,能够科学管理。都可以高产。



3、木糖渣栽培食用菌怎样配料


木糖渣是纤维素等经过化学降解后的残余物,营养更易于食用菌吸收,但酸性强,配料要提高生石灰量度。木糖渣栽培还不愿长杂菌。



1、用量


木糖渣种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在配方中占到30%——60%,最高可达80%,其余用棉子壳或木屑或玉米芯即可;


木耳、滑子菇、香菇等木生性特强的,占到20——35%为好,不宜过高,这样不影响产量。


亦可加入到双孢菇、姬松茸、大球盖菇草生菌配料中,可占到30—40%。


2举例:


用木糖醇渣种平菇


玉米芯经化工厂高温水煮提取木糖醇以后,其剩余的残料即是木糖醇渣。近几年食药用菌产业飞速发展,棉籽皮原料供应紧张且江口没有该资源必须外购,价格已和玉米相当,导致菇类产品成本升高,效益下降。开发新的栽培原料已成为食药用菌产业的重大问题。化工厂的木糖醇渣堆积如山,当地除了当柴禾别无他用,污染环境。用这种被遗弃的工业废料栽培食药用菌如何?有关技术要点如下:


1. 配方与处理 木糖醇渣已熟化且偏酸,透气性差,含水量高,速效营养较少。经过反复对比试验确定如下配方:木糖醇渣1000千克、棉籽皮500千克、麦秸或稻草100千克、麸皮80千克、细玉米粉30千克、石灰粉80千克、尿素4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克菌剂2.5千克,水适量。此配方经栽培验证,比用纯棉籽皮或纯木糖醇渣产量高。棉籽皮营养成份虽高,但由于透气性强,后期严重缺水,影响平菇产量。


把碾碎的麦秸或稻草铡成长10厘米的小段,用5%石灰水浸泡48小时后捞出后待用。把尿素、钙镁磷肥、克菌剂溶于水,之后与棉籽皮按1:1.3的比例混合均匀。所有原料充分混合,调含水量至65~70%之间。冬季堆闷24小时即可装袋。春秋季可把麦秸或稻草、棉籽皮、麸皮、细玉米粉等辅料堆制后再与木糖醇渣混合,装袋后常压灭菌待用。如用发酵法生料栽培时,每次倒料复堆后表层喷洒300倍敌杀死或锌硫磷等杀虫剂,以防虫害发生。


2. 选用优种 木糖醇渣含木质素较多,呈颗粒状,无疑给菌丝分解吸收带来1定困难,所以选用优种是高产的关键。通过多方引种,多次对比,选育出适合木糖醇渣栽培的平菇品种。其特点是菌丝粗壮、生长迅速、抗逆性强、转化率高、抗碱性、转潮快、商品性好、对2氧化碳不敏感、菇体韧性好、喷重水不易死菇、产量稳定。


3. 接种装袋 选用长40厘米,宽18~20厘米,厚1丝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1端用蜡烧化封死,采用4层菌种,5层料装袋,两端盖料1厘米,装好袋后另1端用绳扎紧,接种量为20%左右,发菌期间采用扎微孔的方法补充氧气,其它管理和常规栽培相同。出菇2~3潮后,采用泥墙或覆料栽培,产量提高50~70%。出完菇的菌棒可做燃料灭菌制种,也可肥田。


近几年来,用木糖醇渣与棉籽皮混合栽培金针菇、灵芝、猴头菇、香菇等食药用菌,均证明产量和成功率不低于棉籽皮。



4、中国羊肚菌高产栽培新技术?


羊肚菌高产栽培新技术田地整理田地整理包括选地、整地和棚子的搭建。田地的整体要求*质疏松、利水,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可以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整地:根据地形按水势、风向进行整地。首先,将田间杂草及上1季遗留下来的农作物废弃物清理干净;其次,在翻耕之前,施撒生石灰或草木灰,起到调节pH值和杀灭*壤中杂菌、害虫的作用;之后,用大型旋耕机或农用翻耕机进行翻耕;最后,开沟起厢,以便排水和行人。搭建遮阳棚:在处理好的田地上进行遮阳棚的搭建。南方地区可选用平棚,北方地区,风雪偏大,以拱棚为主。2)菌种制备菌种制备流程和常规食用菌类似,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注意把握时间,按需生产。避免菌种存放过程老化,活力降低。没有生产能力的基地优选口碑好、生产正规的菌种公司采购,避免因菌种质量问题造成生产受损。3)播种将菌种剥去袋子后,捏碎至直径1.0 ~ 1.5cm大小的菌种块;大规模生产时可使用菌袋粉碎机进行破袋处理。按照每亩300斤菌种量撒播于整理好的厢面上,之后覆*3-5cm。播种后,需要进行覆膜操作,起到保温保湿,并能适当通气的效果,给羊肚菌菌丝营造1个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4)“补料”操作在播种后大约1周左右,菌丝将长满厢面,形成“菌霜”,即无性孢子层;播种7 ~ 20d之间,将进行整个生产管理中关键的1步:外源营养的添加,即“补料”处理。按照每亩地平均1800个外源营养袋的标准均匀的扣放在厢面上。羊肚菌优质高产大田栽培技术外源营养袋的撤袋时间控制在出菇前2十天左右。此时,气温已经由前期的最低点开始回升,*壤内部的菌丝开始萌动。移除地膜,移走外源营养袋,完成撤袋、撤膜操作。5)保育与催菇播种之后的羊肚菌营养生长阶段,做好保育工作对后期的生殖生长至关重要。这里面包括菌丝的发菌情况、长势。菌丝的健壮生长离不开合适的温度、水分和营养供给。因此,保育环节的主要工作是栽培场地的温度、水分和营养控制。催菇是羊肚菌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关键操作,催菇的目的是创造各种不利于羊肚菌继续营养生长的条件,使其在生理层面发生改变,进而转向生殖生长。主要包括营养、水分、湿度、温度、光线等刺激。6)出菇管理羊肚菌原基发生之后,要做好原基的保育工作。原基发育后期至小菇形成阶段,注意保持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壤水分的调节,避免空气干燥和温度骤升骤降对菇子的影响。7)采收和加工当羊肚菌的子囊果不再增大,菌盖脊与凹坑棱廓分明,重量为整个生产过程中最重的阶段,肉质厚实,有弹性,有浓郁的羊肚菌香味时,即为成熟。成熟的羊肚菌子囊果需及时采摘,若不及时采摘,极易造成羊肚菌过熟,商品性状质量下降。



5、怎样用长稻草栽培食用菌


稻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1个给你参考。1.稻草处理:选用干燥无霉变的陈稻草作栽培原料。在栽培适期内选晴天将稻草曝晒2~3天后,按0.5千克1把绕成“8”字形草把,放入2%~3%石灰水中浸泡5~8小时。捞出,沥干后堆料发酵。当堆温升至60~70℃时翻堆,复堆后当草堆中心温度升至60~70℃时再翻堆,发酵期5~7天,翻堆2次,使稻草变软。发酵好的稻草质地柔软,1拉即断,味清香,不酸臭,呈茶褐色。2.菌种选择:选用草秸型专用高产菌种,以麦粒种为佳。3.建菌墙播种:草把相对摆成1排,撒上1层菌种,长度不限。然后再摆1层草把,撒上1层菌种。这样共摆4~5层草把,每层草把厚20厘米,最上面撒1层菌种(为总量的1/4)。最后在菌种上撒少许散稻草,让菌种似露非露,并用干净木板压实,覆膜发菌。菌种用量是干料重的15%~20%。每排菌墙间距70厘米。4.发菌及出菇管理:播种后要注意温度变化,2周内控制堆温在32℃以下,防止高温烧菌,1般不揭膜。播后第2周开始,每3天通风1次。方法是掀动塑料薄膜拌动几下,使多余的2氧化碳气体排出,随即盖好。播后第4周,可见料面菌丝浓白,有较强的菇香味。当料面上有黄色水珠出现时,表明菌丝已发好即可出菇(需25~30天)。此时应加大温差刺激和光照刺激,几天后即可大量现蕾。当菇蕾菌盖长到1厘米后,每天向空中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从现蕾到采收需5~7天,在孢子未弹射时采收、销售。



6、我要写论文--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谁有这方面的资料啊


浅谈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前景


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食用菌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自然界有大型真菌3800——4000种,其中食用菌约2000种。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已超过40多种。食用菌对观代人的诱惑,不仅仅在于它色香俱佳,老幼皆宜,更重要它是安全、优质、保健、无污染、高营养的天然绿色食品,已被国际公认为是绿色食品中的珍宝。因此,在我市开发食用菌产业有很大潜力。


—、发展机遇良好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1。在国家实施“星火计划”、“扶贫计划”、“菜篮子工程”等1系列重大举措中,都把食用菌列为重点项目。目前,市委提出“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总体目标和“1纲9目”的发展思路,给我市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年来,我市食用菌产业虽然没有形成规模化,缺乏宏观调控,种类单1,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呈无序状生产。但是,市委、市政府对食用菌产业高度重视,安排县级分管领导牵头,积极争取食用菌开发项目,建立健全食用菌开发和科研机构,引导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高产、抗杂的优质品种,利用玉米芯、麦秸、稻草、木屑、豆秸等农林作物废弃的下脚料大规模生产木耳、香菇、猴头、银耳、金针菇、平菇、天麻、猪苓等食药用菌,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产、供、销1条龙的服务体系,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真正做到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增收效果明显食用菌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之1,该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消耗低、产出大、效益好。我市地处甘肃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食用菌种类和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较多,适宜各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如在大田的生态条件下,1年生产6茬,每667m2地1年可产菇(耳)24000千克,年产值51000元,纯盈利27000元,是当地蔬菜生产效益的10倍;庭院经济栽培面积66.7m2,年产鲜菇(耳)2433.08千克,年产值5118.08元,年利润2743.66元,1个5口之家,人均收入548.67元。康县、武都区、文县、徽县、成县等县(区)的1些乡镇不少农民因在家庭小规模栽培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猪苓、天麻等而过上了幸福的日子,1部分群众已迈上小康路。由此说明,发展食用菌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3、保健性能突出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活性酶,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肠胃功能、增强记忆力、改善骨质疏松、调节血脂、降低血糖、抗癌、美容减肥十大保健功能,长期食用有利健康,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病。营养科学家综合评定结果发现,食用菌是优质的绿色食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饮食观念的更新和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食用菌制成的酒类、饮料、调料、冲剂、酱渍、方便食品、风味食品等系列保健食品,以其天然的质地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菌类食品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发展起来,正在成为重要菜肴部分,已融入百姓的餐饮之中。科学养生,增进健康,追求3低1高(即低盐、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饮食新观念,将成为陇南人民新的饮食潮流。



4、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陇南市场上虽然有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双孢蘑菇、猴头、银耳、茶树菇、竹荪、牛肝菌、天麻、猪苓等食用菌,但这些菌类产品大部分都是从康县、汉中等地出产的。如果有效地整合食用菌科技资源,建立和完善食用菌科技开发机构,引导和开发食用菌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人们生产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用菌保健食品。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1世纪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3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将提高到1个新水平,据有关专家预言,食用菌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食品之1。这给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我国已加入WTO,也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食用菌鲜品总产量将达到1个新的高度,出口创汇近8亿美元,2015年将出口创汇约9亿美元。可见,在我市发展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