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的食用菌历史悠久,食用菌之都古田作文
1、古田的食用菌历史悠久
因为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在国内发展历史是比较早的县之1,其银耳,香菇产量也是位列前茅的。已经形成了科工贸1体化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模式。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是比较有名的 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所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人从事香菇人工栽培。但古田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目前,古田食用菌产业普及千家万户,主要品种有“十菇两耳1皇后”,其中银耳、香菇、竹荪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银耳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古田已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全、生产规模最大、菌类产量最高、科技实力最强的食用菌生产大县。 据统计,去年,古田食用菌产量达2万吨(干品),总产值5亿元人民币,其中香菇产量5500吨,银耳产量8000吨,其他菌类产量6500吨。 古田食用菌产业已具有了生产大众化、区域化、周年化,产品结构合理化,实现多品种系列开发,生产技术专业化,产品市场国际化等突出的特点。古田人不仅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起食用菌销售网络,而且还把产品远销至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2、食用菌之都古田作文
。
3、什么是食用菌?
食用菌 (edible fungi)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1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俩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茄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温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1。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1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1直流传至今。 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工厂。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1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近年来,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1982年总产量约15万吨,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1。 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世界的90%。 食用菌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1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1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如VB
1、VB1
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于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3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
1、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1切癌变。
2、抗菌、抗病毒作用。
3、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
4、健胃、助消化作用。
5、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6、利胆、保肝、解毒。
7、降血糖。
8、通便利尿。
9、免疫调节。 有营养的食用菌:
1、银耳 银耳,又名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补肾壮脑、强精滋阴、提神、营血、强壮、清热润肺、生津、止咳、润肠益胃、补气强心等功效。内含蛋白质、脂肪、钙,以及多糖、粗纤维等。银耳中的多糖有A、B、C3种,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中以多糖C效果最好。其他成分如粗纤维和钙都有预防癌症的作用。有人证实,银耳制剂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咖免疫球蛋白含量,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目的。
2、木耳 木耳,即黑木耳,性平、味甘,有凉血、活血、止血、益胃、润燥的功效。内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糖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矿物质等。也具有抗癌作用,并能治疗糖尿病,现已有制成药片供口服。其抗癌成分及机理有待进1步研究。
3、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等,性平、味甘,无毒,有滋阴、润肺、养胃、活血益气、健脑强身等功效。是1种高营养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含有蛋白质、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有30多种酶及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香菇中所含的多糖还有1,3-β-葡萄糖苷酶,据实验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的作用。香菇多糖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达98%。
4、猴头菇 猴头菇,又名猴菇。性平、味甘,有利5脏、助消化、补虚损的功效。猴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纤维、16种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猴头内提取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酰胺类物质,对肉瘤有抑制作用,现药厂已生产出猴菇菌片,临床观察对胃癌、贲门癌和食管癌均有效。 食用菌化学保鲜法 食用菌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 氯化钠(食盐)保鲜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能保鲜5~8天。 焦亚硫酸钠保鲜 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在10℃~25℃下可保鲜8~10天。食用时,要用清水漂洗。 米汤膜保鲜 用做米饭时的稀米汤,加入1%纯碱或5%小苏打,冷却至室温。将采下的鲜蘑菇浸入米汤碱液中,5分钟后捞出,置阴凉干燥处。此时在蘑菇表面形成1层米汤薄膜,可以隔绝空气,保鲜3天。 抗坏血酸保鲜 金针菇、香菇、草菇等采收后,往鲜菇上喷洒0.1%的抗坏血酸液,装入非铁质容器内,可保鲜3~5天,其鲜度、色泽基本不改变。 氯化钠、氯化钙混合液保鲜 用0.2%氯化钠加0.1%氯化钙制成混合浸泡液。将刚采收的鲜菇浸泡于混合液中,用1竹箅盖上并加1重物,使菇体浸入液面以下30分钟,在15℃~25℃下可保鲜5天左右,5℃~10℃下可保鲜10天以上。 抗坏血酸、柠檬酸混合液保鲜 将0.05%抗坏血酸和0.02%柠檬酸配成混合保鲜液,把鲜菇浸泡在保鲜液中10~20分钟,捞出沥干,用塑料袋包装密封。 比久(B9)保鲜 比久是1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用0.1%的比久水溶液浸泡鲜菇10分钟,取出沥干装袋密封,于5℃~25℃下保鲜,可保鲜15天以上。适用于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菌类保鲜。 麦饭石保鲜 将新鲜草菇装入塑料盒中,以麦饭石水浸没菇体,置于0℃以下低温保鲜,保鲜期可达70 天。而且氨基酸含量与鲜菇差别不大,色泽、口感均较好。
4、为什么古田会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称号?
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福建省古田县,致力于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大跨越。不仅让该县的农民找到了1条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而且带动全国各地的养菌农民1同走上了致富路,被全国政协委员称为解决“3农”问题的“古田现象”。2008年,该县的食用菌产量47.9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示范县。 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公元609年时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人工栽培银耳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但当时以椴木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古田人民通过探索试验,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80年代又成功开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以及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技术,近年来又实现了黑木耳南方栽培技术和茶薪菇菌种攻关、配方创新技术的突破,从而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5次浪潮”,形成了现在闻名全国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食用菌生产成为了古田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据统计,近年来古田县食用菌年产量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古田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成。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古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菌兴县”的发展策略,将食用菌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扶持移民的开发性生产项目,该县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在全县建立100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和1万个专业户,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模式,不断增加食用菌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从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已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1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呈现出6大特点:1是生产大众化。全县农村80%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直接从事食用菌产业人员达20多万人,食用菌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3。2是生产基地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全县范围合理布局食用菌生产模式,逐步形成银耳、香菇、茶薪菇和新特珍稀菌类4大生产基地,促进“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的发展。3是生产的周年化。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温型、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地理位置,科学安排食用菌生产,如反季节生产、冬暖房栽培等,形成常年生产格局。4是产品结构多样化。全县已开发生产36个菌类,其中银耳、香菇、竹荪、猴头菇、茶薪菇、毛木耳、金针菇等20多个菌类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由单1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开发转变,形成了“主栽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珍稀菌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5是生产技术专业化。全县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供应到科研、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及其它各个环节的专业队伍体系,食用菌整个产业链的分工愈加精细。6是产品市场国际化。在县内形成了县、乡、村3级市场营销网络,在县外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全县有3万多食用菌营销户,20多家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营销企业,营销网络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打入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产销率达95%以上。同时古田县还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食用菌人才培训基地,成为联合国南南合作示范基地协作网成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农民纷纷到古田县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邀请古田县食用菌技术人员、能手到全国各地传经送宝,并吸引了日本、美国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食用菌产业带动了古田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也带动了加工、交通、餐饮、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去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77元,增长17.1%,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省级文明先进县城”等1系列荣誉称号。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视察古田县的食用菌产业后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古田县的最大成就是开创和发展了1个食用菌产业;古田县的最大贡献就是为。
5、在传统分类方法中,食用菌的主要分类依据是什么,如何命名,
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福建省古田县,致力于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大跨越。不仅让该县的农民找到了1条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而且带动全国各地的养菌农民1同走上了致富路,被全国政协委员称为解决“3农”问题的“古田现象”。2008年,该县的食用菌产量47.9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示范县。 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公元609年时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人工栽培银耳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但当时以椴木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古田人民通过探索试验,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80年代又成功开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以及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技术,近年来又实现了黑木耳南方栽培技术和茶薪菇菌种攻关、配方创新技术的突破,从而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5次浪潮”,形成了现在闻名全国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食用菌生产成为了古田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据统计,近年来古田县食用菌年产量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古田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成。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古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菌兴县”的发展策略,将食用菌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扶持移民的开发性生产项目,该县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在全县建立100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和1万个专业户,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模式,不断增加食用菌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从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已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1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呈现出6大特点:1是生产大众化。全县农村80%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直接从事食用菌产业人员达20多万人,食用菌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3。2是生产基地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全县范围合理布局食用菌生产模式,逐步形成银耳、香菇、茶薪菇和新特珍稀菌类4大生产基地,促进“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的发展。3是生产的周年化。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温型、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地理位置,科学安排食用菌生产,如反季节生产、冬暖房栽培等,形成常年生产格局。4是产品结构多样化。全县已开发生产36个菌类,其中银耳、香菇、竹荪、猴头菇、茶薪菇、毛木耳、金针菇等20多个菌类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由单1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开发转变,形成了“主栽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珍稀菌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5是生产技术专业化。全县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供应到科研、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及其它各个环节的专业队伍体系,食用菌整个产业链的分工愈加精细。6是产品市场国际化。在县内形成了县、乡、村3级市场营销网络,在县外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全县有3万多食用菌营销户,20多家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营销企业,营销网络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打入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产销率达95%以上。同时古田县还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食用菌人才培训基地,成为联合国南南合作示范基地协作网成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农民纷纷到古田县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邀请古田县食用菌技术人员、能手到全国各地传经送宝,并吸引了日本、美国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食用菌产业带动了古田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也带动了加工、交通、餐饮、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去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77元,增长17.1%,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省级文明先进县城”等1系列荣誉称号。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视察古田县的食用菌产业后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古田县的最大成就是开创和发展了1个食用菌产业;古田县的最大贡献就是为。
6、为什么古田会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称号?
因为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在国内发展历史是比较早的县之1,其银耳,香菇产量也是位列前茅的。已经形成了科工贸1体化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模式。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是比较有名的 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所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人从事香菇人工栽培。但古田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目前,古田食用菌产业普及千家万户,主要品种有“十菇两耳1皇后”,其中银耳、香菇、竹荪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银耳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古田已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全、生产规模最大、菌类产量最高、科技实力最强的食用菌生产大县。 据统计,去年,古田食用菌产量达2万吨(干品),总产值5亿元人民币,其中香菇产量5500吨,银耳产量8000吨,其他菌类产量6500吨。 古田食用菌产业已具有了生产大众化、区域化、周年化,产品结构合理化,实现多品种系列开发,生产技术专业化,产品市场国际化等突出的特点。古田人不仅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起食用菌销售网络,而且还把产品远销至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