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桑枝木屑栽培黑木耳?袋栽黑木耳的管理方法
1、怎样利用桑枝木屑栽培黑木耳?
在广大养蚕区,夏伐后的桑条堆成小山,弃之不用,甚为可惜。这里介绍1项利用桑条制成木屑栽培黑木耳技术,以加强农副产品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1)配料及装袋桑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桑木屑86%,麸皮10%,黄豆粉2%,石膏粉1%,生石灰1%。拌匀后要调节水分,太湿容易污染,太干则子实体瘦薄,以湿度60%为宜。袋栽法用聚丙烯塑料袋25厘米×18厘米或35厘米×17厘米,装料到2/3处,边装料边压紧,最后用木棒在料中间打1直径为2厘米的接种孔,袋口套塑料环另加棉塞,应防止塑料袋破裂。装袋后用101.3千帕消毒3~4小时或100℃保持10小时灭菌,取出冷却至30℃即可接种。接种时每袋约15克(1匙)菌种,倒入接孔内。由于黑木耳菌丝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弱,前期生长较慢,如处理不当则容易污染。(2)袋栽法管理袋栽黑木耳在室内外均可。室内接种后,室温控制在25~27℃以利菌丝的发育。10天后降至22~24℃,使菌丝生长减慢,促使其健壮,此阶段称为发菌阶段。要尽量保持黑暗以防过早出现耳芽。出耳的管理:长满菌丝的袋可以移到有阳光的地方,让菌丝受到充分光照。温度20℃为宜,每天要喷水补湿2~3次。待菌袋内开始出现原基时,用消毒的剪子将菌料上端的塑料袋剪开,以保持足够的空气及水分。同时,在袋的周围开10个直径1.0~1.5厘米的小孔,保持85%以上湿度,经过7天,可形成耳芽。此时应有充足的阳光及良好的通风,耳片才能肥厚,色泽变深。1般在开洞后20天子实体成熟。(3)采收及加工耳片平展后即可采收。以色泽深褐,耳片边缘内卷,有弹性,耳根较宽为好。采收黑木耳要采大留小,让小耳加快长大。采收时间应在晴天的早晨、耳片潮软时进行,要尽量保持耳片完整并把耳根摘净。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保持干燥,以利于下批的采收。黑木耳的加工,晴天采收的可在阳光下暴晒至干,湿耳开始晒时,不宜经常翻动,以免损坏。阴雨天采收后用文火烘干,温度由35℃逐渐升到60℃。烘晒干后盛于塑料袋中,密封贮藏。
2、袋栽黑木耳的管理方法
为保证割口处子实体原基的迅速形成。在气温低或风大湿度又低的情况下,应采取集中催耳的办法,集中催耳又分为大地集中催耳法、室内集中催耳法和大棚集中催耳法。 (1)大地集中催耳法:先使出耳床面、草帘湿透,割口的袋间隔1~2厘米摆开,上盖塑料布增温保湿;早春塑布覆盖法:摆袋集中上床的袋,用塑布罩,上盖遮阳网,1早1晚阳光不充足时可撤遮阳网增温,要保持每日通风。只要床内达到15~25度,10天左右耳基就会封口。这个阶段不用浇水,因地湿、草帘子湿、袋密,割口处菌丝不会干枯,子实体很快就会形成,待原基封口时再拉大间距。秋初天气热,可在林地、地槽催耳。 大地催耳时,禁止在地面和帘子使用化学药剂,否则子实体原基不易形成,药物易顺 割口中处进入袋内,杀伤割口处菌丝,不利于子实体形成。1般草帘处理可采用石灰水,老出耳床宜将土翻新,以防杂菌。 近些年来,许多栽培户倾向于选择免草帘覆盖出耳,这样节省草帘投入。而割口完的菌袋摆入床内,如不用草帘保湿,割口线就会吊干,造成出耳不齐。许多栽培户采用割口摆袋后直接裸露出耳,但后果只能是听天由命。湿度温度合适时还可以,1不合适,出耳不齐,偶尔好1年,但多数产量不高。这样可采取室内集中催耳法和大棚集中催耳法。 (2)室内集中催耳法:割口的袋在室内摆放(如养菌时1样,摆在架子上或垛成菌墙),室内洒清水增湿,1般1周左右可现原基。采用这种方法,袋的含水量不能偏低。 (3)大棚集中催耳法:在温室大棚内催耳,比室内保湿好,还不会使木架子发霉而影响养菌室环境。用拱棚催耳,等原基形成后撤掉塑料布。2是地槽垛袋法,挖地槽20~30厘米,袋上下垛3~4层,罩草帘,早春也可罩塑布遮阳网。 子实体的形成需要1定的空气相对湿度(80%),1定的温差15~25度,新鲜空气(必须适时定时通风),适当的散身光(夜间和早晚撤掉帘子光线就够了),子实体才能得以正常尽快形成。散射光线能诱导原基的形成,调节空气相对湿度,降低环境和子实体的湿度。
3、2010年袋栽黑木耳的利润
这个问题很难具体说清。因为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市场价格都有很大关系。如果上面几条都能做的好那么利润就可以达到100%,如果做的不好。那么就可能降低1部分或很多。
4、袋栽黑木耳杂菌污染防治技术要点有哪些?
为了有效地解决袋栽黑木耳生产中的杂菌污染问题,现将主要防污染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用优质原材料选用不含有杂菌的物质、未霉变、无污染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农作物秸秆碎屑、麸皮等作原料,培养料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用1种或几种原料混合的常规培养基,培养料按粗细比为2∶1或3∶1配制,以改善透气性,为速生、快长、提高产量和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科学方法配制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培养基。选用韧性强、薄厚均匀、无破漏、厚度在0.04毫米以上的优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2)选用抗逆性强的无污染健壮菌种1般抗逆性较强的菌种,菌丝萌发生长较快,适应性和抗污染能力较强。优良的黑木耳原种及栽培种外观菌丝洁白,无其他异常颜色,菌龄不超过40天左右;菌种应具有菌丝萌发生长及出耳、展片、转茬较快的特点。子实体呈黑褐色或黑色,并具有优质、高产等特性。优良的菌种是获取栽培成功的关键。生产者初次栽培可选2~3个品种先少量试种,优选劣汰,然后再扩大规模,防止因品种选择单1而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造成损失。生产袋栽黑木耳可参考选用Au200
0、Au200
2、Au1
1、长白7号、黑2
9、杂交9号、Au98
8、和长白10号等品种,据我们多年试验和实际栽培,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和丰产性。(3)选用优质防污添加剂辅助防污黑木耳抗病害能力较弱,是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生产者条件、设备简陋,缺乏生产技能和经验,加上气候、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影响。黑木耳受污染较严重;如选用无腐蚀、无刺激性,具有生物和化学双重作用的防污、助长、发酵等多功能生化防污剂,可大大增强黑木耳抗杂菌污染力,显著提高成品率。目前,在袋栽黑木耳生产中,添加防污剂是1种简便、实用和最有效的防污、增收措施,可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显著的效益,降低风险损失,并可解决因技术、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袋栽黑木耳防污难的问题。经我们应用推广,广谱型食用菌特效防污剂和生料快速发酵防污剂这类生长型制剂,按0.4%~0.5%的用量拌料进行袋栽黑木耳防污效果理想,成品率可达95%以上,同时还具有消毒和防治杂菌等作用。(4)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的生产技术,适时栽培,提高效益根据自然条件袋栽黑木耳,1年可在春、秋两季各栽培1次,生产复种指数较高。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各异,1般春季掌握出耳期为4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秋季出耳期为9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栽培中应尽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技术选用适宜的生产方式,忌盲目模仿采用外地模式或未掌握的技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5)加强栽培管理,防止病虫害发生在黑木耳袋栽中,适宜的气候、优良的菌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是提高产量和质量、防止病虫害的有效条件。当黑木耳菌袋发好菌后,应视具体情况再培养几天,让菌丝充分分解培养基质并积累营养,为高产、优质、防病打好基础和提供条件,然后再移入通风、水源等条件较好的栽培场,对栽培场先进行消毒、防虫后,用消毒刀划耳口,再进行排袋、覆盖薄膜等。为了有效地控制栽培袋适宜的水分散失,提高产量和质量,可分两次划袋出耳。第1次划出耳口,应在菌袋耳口相邻2~3厘米处,各划
3、4个出耳口,共6~8个,不宜超过10个,然后覆膜,让湿度达85%~90%进行催耳(切忌向划口部洒水或喷水,只能向地面增湿),7~10天即可在出耳口部出现米粒大小的耳芽,此时注意通风,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度,当耳芽长至豆粒或指甲大时可用喷雾器喷清洁的雾状水,保持适宜的湿度,尽量创造1个干湿交替的生长环境条件,15~20天即可采收第1茬耳,采大留小。当第2茬耳采收后,停止洒水或喷水,经3~5天后进行第2次划出耳口,管理与第1次出耳相同,1般可出耳3~4茬。 按以上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划袋出耳口过多,菌袋适宜水分散失过快,并可防止出耳密而降低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可防止划出耳口过多引起污染等。1般在制黑木耳菌袋时用生化防污剂拌料防污,适当装紧培养料,做好消毒预防、选用抗逆性和分解力较强的无污染、健壮菌种,保证菌袋无污染,可有效防止栽培黑木耳中发生严重污染。
5、袋料黑木耳种植技术
黑木耳,也叫木耳、光木耳、云耳,属于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种。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和药用菌。黑木耳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在田间栽培,其生产流程主要有:装袋、接种、发菌、割口、出耳、收获。适合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大部分地区栽培,具有生产流程短,效益高等特点。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1下黑木耳的袋料栽培技术。黑木耳――塑料袋栽培发菌期管理“4举措”
1、 培养室应事前灭菌, 即用石灰粉刷墙壁, 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进行熏蒸消毒; 培养过程中, 每周用5%石炭酸溶液喷洒墙壁、空间和地面, 连续喷2次, 以除虫灭菌。
2、 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培养室温度要先高后低。菌丝萌发时, 温度在25~28℃为宜。10天后, 温度降至22~24℃ , 不超过25℃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0%。后期如雨水多, 在培养场地撒些石灰, 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3、光线要偏暗。在菌丝体生长阶段, 培养室的光线要接近黑暗, 门窗用黑布遮光或糊上报纸或瓶(袋) 外套上牛皮纸、报纸进行遮光, 有利于菌丝生长。当菌丝发满瓶(袋) 时, 要清除培养室门窗的遮光物, 增加光照3~5天; 如光线不足, 可用电灯照射, 以补充光源, 来刺激黑木耳原基形成。
4、空气要新鲜。黑木耳是好气性菌类,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通风换气1~2次, 每次30分钟左右, 促进菌丝的生长。第5, 及时检查杂菌, 防止污染。在菌丝培养过程中, 料袋常有杂菌侵染, 要及时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菌斑 要用0.2%多菌灵或1%甲醛溶液注射菌斑, 然后贴上胶布, 控制杂菌的蔓延。玉米芯栽培黑木耳技术
1、粉碎煮料。将新鲜干净的玉米芯用粉碎机粉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捞出沥干,晾凉。
2、接种。将晾凉的6份玉米芯和4份黑木耳菌种拌匀即可。
3、培养。选择通风、散射光条件好的地方,先将有1定数量孔洞的薄膜铺好,再把拌入菌种的玉米芯摊在膜上,厚度10厘米左右,4周用沙土封埂,料上盖1层薄河沙,沙上再盖1层薄膜,4周用土压实。在露天气温5℃―15℃的条件下,15―20天即可形成菌块,38―41天出耳。如气温达到15℃―30℃,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15天即可长成成耳,进行采收,出售或干制。转贴注意事项:上料后注意沥水,出耳后要维持散射光且严防强光直射,对最后1层覆盖的薄膜要注意揭口通气,以防温度太高,洒水也不宜过多,以免渍水造成菌丝腐烂,降低产量。黑木耳健康菌种的鉴别,1.菌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1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2.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1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以后在瓶壁4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3.菌种柱与瓶壁紧贴[http://www.***.com/],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干缩,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4.正常的菌种有黑木耳特有的芳香气味,若有臭味和霉味,或出现斑块状及球状不发菌的现象,是细菌污染,若有其它红、绿、黄、黑等色,说明已被杂菌污染,也不能使用。5.培养基与瓶壁之间若出现浅黑色的胶质物(耳基),说明是早熟或扩接次数过多的菌种,栽培后耳片小,数量多,不易长大,品质差,产量低,应予淘汰。6.若瓶内可以看到木颗粒而菌丝很少,说明培养时间太短,应继续培养。若培养1段时间后没什么显着变化,说明培养基营养不足,应予补充。7.如果菌种长至1半左右或1个角落不再继续生长,可能是太干或太湿之故。若菌丝生长整齐,浓密,突然出现稀疏,并有1明显的分界,说明上部料适中,下部压得过实过密。转贴。
6、袋料黑木耳的种植管理与经济效益如何
袋料栽培黑木耳需要1定的技术水平。管理得好。经济效益就高。管理不好。经济效益就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