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粥怎么做

白面粥怎么做



1、白面粥怎么做

白面粥做法 先用温水把白面汇开.然后放到粥里 各种粥的做法: 天门冬粥 天门冬味、微苦,性寒微滑,无毒,为中医补肾之药。天门冬与粳米合用成粥,滋阴除烦,生津止汗。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及痰中带血的患儿食用2个疗程可见功效。3~5天为1疗程,两疗程之间要隔3天再服。 原料: 天门冬15~20克,粳米30~6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将天门冬洗净,用水煮熬取汁,去渣,再将粳米洗净,放入天门冬汁内煮粥,在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用文火煮片刻,成粥即可。 葛根粥 葛根味辛、甘、平,有解暑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葛根主要含有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等成分,有明显的解毒作用,与粳米同煮,可减轻其寒滑作用,延缓药效,起到清胃养阴、生津止喝作用。小儿夏季热,胃热多渴,多食多饮者,食此粥可使大便通畅,减轻病状。 原料: 鲜葛根40克,粳米100克。 制作:

1、将葛根洗净,切片,加水磨成水粉,待沉淀后,去水取粉备用。葛根磨成水粉要细腻,否则影响粥的质量。

2、粳米洗净,入锅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葛粉,再同煮成稀粥即成。 乳粥 乳类均有补血润燥作用,牛乳为人们常食的营养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类,蛋白质中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牛乳同米煮粥,既可增强健脾补胃的作用,又能延缓在胃肠消化吸收的时间,加强补益作用。此粥用于婴幼儿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肢体赢瘦,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等症。 原料: 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加水锅中,烧开煮粥,待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乳汁、白糖,再煮段时间,即成乳粥。 绿豆粥 绿豆性凉味甘,有较强的药力,故本粥能清热凉血,利湿去毒,适于患湿疹者食用,尤对发热、疹红水多、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较明显者适用。 原料: 绿豆30克,粳米适量,冰糖少许。 制作: 将粳米、绿豆分别淘洗干净,同下锅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调服。也可单独用绿豆煎水服,以绿豆煮烂为度。 栗子粥 此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C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素。栗子煮粥,可预防婴儿腹泻、口角炎、舌炎、唇炎等核黄素缺乏症的发生。此粥适宜7个月以上的婴儿食用。 原料: 大米粥1小碗,栗子3个,精盐少许。 制作:

1、将栗子剥去外皮和内皮后切碎。

2、锅置火上,加入水,放入栗子煮熟后,再与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许精盐,使其具有淡淡的咸味,即可喂食。

3、栗子1定要剥净内外皮,煮烂。喂时用匙背压碎。 桑仁粥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能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它含有多种糖及维生素。此粥用于小儿惊风恢复期或惊风后遗症的调理。每日服2次。 原料: 鲜紫桑葚30克,糯米(或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将桑葚洗净后与糯米同煮成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糯米先下锅,桑葚后下锅。 鱼肉松粥 此粥富含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是补充蛋白质和钙质的良好来源。适宜7-8个月的婴儿食用。 原料: 大米50克,鱼肉松30克,菠菜20克,精盐少许,清水适量。 制作:

1、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用旺火煮开,改微火熬至粘稠时,待用。

2、将菠菜择洗干净,用开水烫1下,切成碎末,放入粥内,加入鱼肉松、精盐,调好口味,用微火熬几分钟即成。

3、注意粥要熬烂、熬粘。 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其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与糯米同煮成粥,睡前食用,或分早、晚两次食用,可润肺、清心安神,控制孩子夜间啼哭。 原料: 百合50克,莲子(带芯)30克,糯米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

1、将百合、莲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煮沸即可。

2、注意百合、莲子和糯米都要煮烂,使粥细腻软烂。 鸡汁粥 鸡肉味甘,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并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镁、钾、纳、维生素等在家的营养成分。鸡煎汤汁同粳米煮粥,其补脾益阴、养血强体作用大,主治年幼体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症,可防治贫血症。 原料: 母鸡1只(约重1000克),粳米60克。 制作: 将鸡宰杀,去内脏,去毛,洗净,放在锅内加水,煎煮出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煮粥时先用旺火煮,再改用文米煮之。 脊肉粥 猪脊肉是指猪脊背上的精肉,古代人已作为药用。其性味甘、咸、平。猪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防止发生营养不良。此粥补益人体,小儿常食可防止发生贫血。 原料: 猪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制作: 先将猪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锅内用香油炒1下,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烂熟时,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再煮沸即成。 红薯粥 红薯营养较丰富,并有1定医疗价值,补血活血暖胃,《金薯传习录》记载红薯可治“痢疾下血,酒积热血,湿热黄疸,遗精淋浊,血热经乱,婴儿疳积。”红薯含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C较多,其所含蛋白质比大米、白面为多。因此吃红薯是食药并用。小儿大便秘结吃上几次即可好转。 原料: 新鲜红薯25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红薯(以红皮黄心者为好)洗净,连切成小块,加水与粳米同煮成稀粥,待粥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再煮沸两次即成。红婴儿食用红薯可去皮下锅煮。 龙眼粥 龙眼肉性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类成分。中医认为龙眼肉“主5脏邪气,安志,久服强魂,聪明。”为补品中之上品,与大枣、粳米同食,起到安神定惊作用,可减轻小儿夜啼症。 原料: 龙眼肉1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 制作:

1、将龙眼肉、红枣、粳米洗净,同放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粥熟后用筷子夹出枣核、枣皮和龙眼肉渣,即可食用。

2、可适量加1些白糖,孩子会更喜欢吃。 丝瓜粥 丝瓜含有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成分,其味甘性凉,能清热、凉血、解毒、与粳米、虾米同用煮粥,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并发或咽喉肿痛均有1定效果,可供早晚餐用。 原料: 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各适量。 制作:

1、丝瓜洗净,去瓤切块备用;粳米洗好备用。

2、锅内加水,上火烧开,倒入洗好的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块和虾米及葱、姜烧沸入味即成。 木耳粥 黑木耳味甘性平,能凉血止血,润沛益胃,利肠道;大枣和血养血。此粥凉血和血,止血和胃,适用于因血热鼻衄、大便出血者。早晚服用。 原料: 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大枣50枚,冰糖适量。 制作: 先将木耳用凉清水浸泡半天,捞出洗净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稀粥,加入冰糖,糖化即成。如果婴儿食用,可将木耳切碎,大枣去核,去皮,以利食用。 莲藕粥 藕性凉,味甘微涩,含有鞣质及天门冬酰胺等成分,有较好的收涩止血作用,并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虚久泄、便中带血。 原料: 老藕250克,粳米100克,白糖60克。 制作: 先将藕刮净,切成薄片,再将粳米淘洗好,两者同下锅用水煮成粥,将熟时调入白糖,煮熟即成。 山药粥 山药健脾养胃;对虾又称明虾,味甘、咸,性微温,能补肾助阳,益脾胃。两者合成此菜,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A、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B5及钙、磷、铁等成分。有镇静作用,可作治疗小儿受惊吓的食品。每日两餐间隔服食。 原料: 山药30克,对虾1~2个,粳米50克,食盐、味精各少许。 制作:

1、将粳米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对虾择好洗净,切成两半备用。

2、锅内加水,投入粳米,烧开后加入山药块,用文米煮成粥,待粥将熟时,放入对虾段,加入食盐和味精即成。粳米要先于山药入锅,以利熟烂。

相似内容
更多>